这就是一个历史学家的忠告!

来源:史学月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9月27日 02:37: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那么,基本要求应该是怎样的,换句话说,就是普通人应该怎样才能与工作相处得更好、更融洽,而不是说觉得工作是对人生的一种消耗? 在许倬云看来,当下的时代,是在人类历史上

那么,基本要求应该是怎样的,换句话说,就是普通人应该怎样才能与工作相处得更好、更融洽,而不是说觉得工作是对人生的一种消耗?

在许倬云看来,当下的时代,是在人类历史上快速改变的时代,过去的组织、结构和价值都因为全球化和互联网的趋同效应下,带来融合和挤压,用他的话说,“每次大转变都会有变化,可是没有这次急迫,急迫地压在我们的心灵上”。

这是一种怎样的基础设施?答案或许不仅是知识普惠,还有职业观、人生观的引导和建立。

很多话,是一个历史学家穿越近百年的人生智慧。?

许倬云的理解是,首先是尽其责。

别焦虑,如果纵观历史,人们其实一直在思考人与工作的关系,并总结了工作的正向价值。哲学家汉娜·阿伦特就曾经说,劳作中,努力和满足感相继出现,疲劳和恢复的循环带来持久的快乐。工作也需要和他人合作,给人一种共同协力感。

在所有关于工作的预言里,这或许是最为有名的。但就现实来看,凯恩斯的预言似乎是失效了。

历史学家是从细节中思考时代的人。

有知乎网友向许倬云提了一个问题:现在年轻人中有一些普遍现象,一个叫躺平,还有一个字叫摆烂。为什么会这样,我们该怎么办?

此前众多内容平台围绕职场的内容生态大多集中于“信息”,知乎当然也重视这点。比如此次知乎“职场季”站内发起的“职场进化论”圆桌活动,聚焦25-30岁的职场人群关注的职业规划、求职宝典、职场进阶、薪酬福利、劳动权益、职场心理相关专业讨论。

成为基础设施,这才是一个内容社区应有的光泽与质地。

或许有人会觉得,知乎获得感的特征“开阔眼界、带来帮助、产生共鸣”,对于其他社区,尤其是知识类社区依旧适用。但知乎的获得感有一种独特的味道,因为知乎走得更远了一些。

在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·苏兹曼写的《工作的意义》中,他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,期间人与工作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——工作决定了我们是谁、我们未来的前景、我们住哪里以及我们同谁一起度过大部分时间,调节我们的自我价值感,塑造我们在诸多方面的价值观。

许倬云的观点看起来则更宏大。但如果目光穿透工作这件事,会发现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,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,是维持一定的规律的一部分。

横跨新旧两个世界,学问博涉中西古今,有人说他是“中国学术史上的孤本”。因为体察历史变迁,思考人类命运,其兼济天下的精神也赢得了“知识分子的良心”的美誉。他的一生,与中国的历史和命运紧密相连。

如果说《我所向往的职业啊》闪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,此次联手许倬云的开学演讲,更是通过许倬云深邃的观察视角,将年轻人们带入一个更为宏大的时代背景中,共同探讨人生。
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知乎被讨论最多的,是一个问答社区的内容生态和商业模式,但知乎更看重的,其实是一种更为广大和深远的“获得感”。

但知乎觉得,仅仅是解决年轻人的信息差还远远不够。

不要乱,不要慌,这就是一个历史学家的忠告。

而在接下来的职场季活动中,知乎还陆续邀请到冬奥冠军徐梦桃、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、资深电影人关雅荻、知名企业家冯仑等多位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的嘉宾,借助他们积累的学术理论、行业认知和资源,一起探讨工作的意义。

许倬云则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,“工作就是雕塑你自己”。

这不是鸡汤,而是人生的智慧,许倬云开玩笑说,他要为年轻人多“尽义务”,这应该也是知乎正想做的。

“史学是时间的科学”,这是法国历史学家雅克.勒高夫提出的观点。

许倬云这一生都在对抗时间。他已经92岁了,很多时候必须与身体战斗,这种与时间的对抗,似乎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。今年年初,许倬云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“我跟大家共同努力的时间不会太长久了”。

凯恩斯的预言,原因无外乎是技术进步。但事实是,人们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减少,甚至有时还更多。这是因为技术进步带来了更多的中间层次、生产链条与控制,新工作的产生速度远高于旧工作的消失速度。

尽管如此,他仍然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,执着地寻找解决方案。而今年,他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,就是向年轻人们“尽义务”。

文章来源:《史学月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y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7/653.html



上一篇:我不喜欢大家叫他“美食家”——追忆史学家唐
下一篇:杨秀清是怎么去世的?有4种说法,史学界争议很

史学月刊投稿 | 史学月刊编辑部| 史学月刊版面费 | 史学月刊论文发表 | 史学月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史学月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