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史学家到六和寺考察有了新发现:鲁智深没

来源:史学月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10月22日 06:27:1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大惠禅师知道鲁智深不在龛子里,宋江接下来的安排,张叔夜和童贯是看不见的: “所有鲁智深随身多余衣钵金银并各官布施,尽都纳入六和寺里,常住公用。” 李流芳的这首诗,岂

大惠禅师知道鲁智深不在龛子里,宋江接下来的安排,张叔夜和童贯是看不见的:“所有鲁智深随身多余衣钵金银并各官布施,尽都纳入六和寺里,常住公用。”

李流芳的这首诗,岂不也是鲁智深武松逍遥归宿的真实写照?

在《水浒传》中,鲁智深和武松把六和寺当做人生最后一站,这样写也是大有深意的。明末史学家、文学家张岱到六和寺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,结果发现鲁智深不可能在此坐化,武松也不可能在此终老,他们极有可能是一起溜掉了。

打完辽国、田虎、王庆、方腊四大战役,二龙山七兄弟就剩下鲁智深武松,他们了无牵挂、心灰意冷,都拒绝了进京受封。

当然,明末史学家的考察结果,我们也只能作为参考,半壶老酒最后还是要请问读者诸君:不识字的鲁智深忽然写出了高深的偈语,叱咤江湖的武松忽然静下心来,宋江把龛子一把火烧掉又把鲁智深的东西都留下,这么多可疑之处,是否都在暗示鲁智深并没有真的坐化?

武松跟宋江说这番话之前,鲁智深已经“坐化”了,在坐化之前,他也曾跟宋江有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:“洒家心已成灰,不愿为官,只图寻个净了去处,安身立命足矣。(宋江许诺让他当住持、僧首)都不要,要多也无用。只得个囫囵尸首,便是强了。”

放下为什么有人在武松墓碑上喷漆泄愤不提,咱们还是回过头来说鲁智深和武松的最终归宿。

杭州武松墓当然不在六和寺而在西泠桥边,他旁边五十米,埋的就是南北朝时期南齐的名媛苏小小。

鲁智深在征方腊凯旋之际,已经预料到自己回京不会有好果子吃:太尉高俅把堂弟收养为儿子,就是为了传宗接代,后来却被鲁智深和一帮泼皮断了念想,这个断后之仇,高俅不可能不报。

西泠桥边,义士武松与名女苏小小比邻而居,这也算得上一段佳话,但不知为什么,在2014年,武松和苏小小的墓碑都被一个人呢半夜里涂上了红油漆——那人被抓获后审讯,似乎也不姓西门。

这就是说,梁山军征方腊凯旋之际,六和塔已经荡然无存,六和寺当然也没有修建。施耐庵描写鲁智深在不存在的六和寺坐化,就是暗示坐化是假,鲁大侠早已金蝉脱壳,跟武松一起逍遥江湖了——六和塔都没了,谁还能找到鲁智深和武松的身影?

在水浒原著中,鲁智深“坐化”疑云重重,令人怀疑这极有可能是武松设计,宋江首肯,大家联手上演的金蝉脱壳大戏。

张岱在《西湖残梦》中写道:“宋开宝三年,智觉禅师筑之以镇江潮。塔九级,高五十余丈,撑空突兀,跨陆府川。海船方泛者,以塔灯为之向导。宣和中,毁于方腊之乱。绍兴二十三年,僧智昙改造七级。”

宋江之所以这样做,显然在帮鲁智深遮掩真相:童贯回去会告诉高俅,僧众得了钱财,也不会多嘴多舌,所以那个龛子里装的是谁,就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了。

唐僧打坐,据说能好几天不吃不动,鲁智深虽然不喜欢打坐,但是紧要关头,忍住一两个时辰不动,还是可能的。

鲁智深原本就不愿意招安,但是跟着他在二龙山落草的弟兄们,除了武松之外,好像没有人不想当官,尤其是青面兽杨志、金眼彪施恩,都比较喜欢官帽,鲁智深也不能扫了弟兄们的兴致,又舍不得跟弟兄们分开,就只好陪着他们再走一程。

神机军师朱武后来出家为道,这是暗讽朱元璋早年为僧——如果把朱武写成跟武松一样在六和寺当了和尚,估计朱元璋会气得直接把作者推出去咔嚓了。

水浒原著写得很有意思:“宋公明见报,急引众头领来看时,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。”

鲁智深的用常用品,甚至那杆水磨浑铁禅杖,都留在了六和寺,也不知是给谁“常住公用”。

鲁智深坐化后,武松也不走了,据说都留在了六和寺。这就是问题关键所在了:施耐庵写水浒,自然是要对方腊和宋江的事迹比较了解,更应该知道,当时的六和寺,已经不存在了,这就是张岱考察的结果:宋朝只有六和塔而没有六和寺,六和塔已经被方腊烧成了一片白地,所以鲁智深坐化六和寺,纯属子虚乌有!

半壶老酒一直认为鲁智深坐化是假,甚至临终“遗言”也是别人事先写好的——鲁智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(打死镇关西出逃,看见十字街头贴着通缉榜文,“鲁达却不识字,只听得众人读道”),又怎能写出那样高深的偈语?

史学家蔡东藩先生在《宋史通俗演义》中,也曾以当乡人的身份,拜谒了武松和时迁、张顺的遗迹:

文章来源:《史学月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y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2/662.html



上一篇:读书 | 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,史学大家许倬云
下一篇:有什么院校和专业推荐

史学月刊投稿 | 史学月刊编辑部| 史学月刊版面费 | 史学月刊论文发表 | 史学月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史学月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